合肥都市圈跨市“合伙创业”|全球时快讯

2023-04-11 13:12:22 来源:合肥晚报

4月,合肥天气渐暖,万物更新,合淮合作区也“热气腾腾”,迎来了新的进展。4月10日,记者从安徽省发改委获悉,《新桥科技创新示范区(合淮合作区)总体发展规划》(以下简称《规划》)及部分行政管理职权和执法事项改革试点方案等获得批复。此次规划透露了不少创新举措,到2025年,合淮合作区生产总值有望达100亿元。

合淮合作区是合肥与淮南合作共建的产业园区,主要发展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产业、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、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等核心产业,积极拓展现代物流、科技服务等现代服务业,着力打造合肥都市圈市际合作示范区、临空产业碳中和发展先行区。

作为“产业老大哥”,合肥利用自身产业优势带动兄弟地市齐头并进,到2025年,合淮共建区将形成交通一体共通、产业协同共链、低碳生态共保、优质设施共享的框架,推动交通共通、产业共链、公共服务共享,生产总值预计达100亿元。

值得一提的是,此次规划表明了合肥、淮南两市的经济发展类等指标将按完成实绩进行5∶5分成,做到两市共建、共享、共惠,打破了“一亩三分地”的思维壁垒。

规划中提到,将按程序成立合淮合作区管理机构,依据省政府对各市的年度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指标体系,对经济发展类、创新驱动类的经济指标,按照合作区完成实绩情况5∶5分成,由合肥、淮南两市完成切割。在税费分成方面,按照“合作共建、利益共享、权责对等”原则,合作区内实际产生税收由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寿县按5∶5分成,税收及非税收入等地方分成部分全额返还合作区,用于合作区滚动开发。

近年来,合肥、淮南两市以合淮产业走廊建设为抓手,确定了34项重点项目及合作事项,在园区共建、科技协同、民生共享等方面都下了不少功夫。

比如打破“一亩三分地”的守旧思维,发挥各自比较优势,实现规划编制、土地林地报批、征迁安置、平台公司组建等工作,系统谋划水电气路、学校、医院、养老、生态环境等基础设施项目。同时,深化“管委会+公司”改革,健全完善招商引资、成本分担和利益共享机制,实现优势互补、合作共赢。

合肥通客户端-合报全媒体记者 刘小容

责任编辑:祁梦宝
<script> window._bd_share_config = { "common": { "bdSnsKey": {}, "bdText": "", "bdMini": "2", "bdMiniList": false, "bdPic": "", "bdStyle": "0", "bdSize": "32" }, "share": {} }; with (document)0[(getElementsByTagName('head')[0] || body).appendChild(createElement('script')).src = 'http://bdimg.share.baidu.com/static/api/js/share.js?v=89860593.js?cdnversion=' + ~(-new Date() / 36e5)];</script>
免责声明: 网站内所有新闻页面未标有来源:“安青网-安徽青年报”或“安青网”LOGO、水印的文字、图片、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。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与安青网联系。转载稿件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不代表本网观点,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。
<script src="/index.php?s=hits/show/id/1678664"></script>
相关阅读


【资料图】

4月,合肥天气渐暖,万物更新,合淮合作区也“热气腾腾”,迎来了新的进展。4月10日,记者从安徽省发改委获悉,《新桥科技创新示范区(合淮合作区)总体发展规划》(以下简称《规划》)及部分行政管理职权和执法事项改革试点方案等获得批复。此次规划透露了不少创新举措,到2025年,合淮合作区生产总值有望达100亿元。

合淮合作区是合肥与淮南合作共建的产业园区,主要发展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产业、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、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等核心产业,积极拓展现代物流、科技服务等现代服务业,着力打造合肥都市圈市际合作示范区、临空产业碳中和发展先行区。

作为“产业老大哥”,合肥利用自身产业优势带动兄弟地市齐头并进,到2025年,合淮共建区将形成交通一体共通、产业协同共链、低碳生态共保、优质设施共享的框架,推动交通共通、产业共链、公共服务共享,生产总值预计达100亿元。

值得一提的是,此次规划表明了合肥、淮南两市的经济发展类等指标将按完成实绩进行5∶5分成,做到两市共建、共享、共惠,打破了“一亩三分地”的思维壁垒。

规划中提到,将按程序成立合淮合作区管理机构,依据省政府对各市的年度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指标体系,对经济发展类、创新驱动类的经济指标,按照合作区完成实绩情况5∶5分成,由合肥、淮南两市完成切割。在税费分成方面,按照“合作共建、利益共享、权责对等”原则,合作区内实际产生税收由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寿县按5∶5分成,税收及非税收入等地方分成部分全额返还合作区,用于合作区滚动开发。

近年来,合肥、淮南两市以合淮产业走廊建设为抓手,确定了34项重点项目及合作事项,在园区共建、科技协同、民生共享等方面都下了不少功夫。

比如打破“一亩三分地”的守旧思维,发挥各自比较优势,实现规划编制、土地林地报批、征迁安置、平台公司组建等工作,系统谋划水电气路、学校、医院、养老、生态环境等基础设施项目。同时,深化“管委会+公司”改革,健全完善招商引资、成本分担和利益共享机制,实现优势互补、合作共赢。

合肥通客户端-合报全媒体记者 刘小容

关键词:

推荐阅读

猜你喜欢

x 广告

Copyright   2015-2022 大众中介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 豫ICP备20014643号-14   联系邮箱: 905 14 41 07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