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旺枢纽为何被称为“北方都江堰”?|川流中国·开天河

2023-08-23 09:33:22 来源:封面新闻

封面新闻记者 闫雯雯 吴德玉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“七分归天子,三分下江南”,在山东济宁汶上县的南旺枢纽,是大运河上的“关键工程”,由于地势最高,也被称为大运河的“水脊”,再加上几十公里外的戴村坝水利工程,合起来成为了一套完整的治水体系,也被人们称为北方的“都江堰”。

南旺枢纽遗址区(图片由汶上县委宣传部提供)

“汶水滔滔来大东,自然水脊脉潜洪。横川僢注势非迕,济运分流惠无穷。”乾隆皇帝六下江南,六次驻跸南旺,所作《题分水龙王庙》更是高度概括了汶水与南旺的地理关系。

如今,为了保护工程遗址,南旺县在工程原址上建设了南旺枢纽考古遗址公园,2010年10月被批准为第一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。

南旺枢纽遗址区(图片由汶上县委宣传部提供)

“老人”解决大运河水脊缺水问题

元代开凿的京杭运河,“水脊”在济宁,但由于黄河泥沙的不断堆积,济宁以北的南旺地面升高,成为了大运河的最高点。

想要大运河继续流动,南旺必须有水。明永乐九年,工部尚书宋礼奔赴济宁,对汇通河进行疏浚,但效果不佳。河工“老人”白英献计:“南旺者,南北之水脊也,自左而南,距济宁九十里,合沂、泗以济;自右而北,距临清三百余里,无他水,独赖汶水。筑堽城及戴村坝,遏汶水使西,尽出南旺,分水三分往南,接济徐、吕;七分往北,以达临清。南北置闸三十八处。”

“老人”实际上并不老,只是河工的工头的一种称呼,属于治理河道最最基层的一个小员工。而宋礼,作为工部尚书,礼贤下士,采纳了白英的建议。为达到引汶入运于南旺分水补源的目的,他们在小汶河入运的“T”字形水口对岸砌石护堤,并建造鱼嘴,使得流水七分向北流,三分向南流,解决了大运河水脊处水源的问题。

明永乐十三年,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,南北方的物资得到了极大的交流,使得北方出现了临清、聊城等因水而兴的城市,而这也为明代政权迁都提供了条件。

科技含量造就北方都江堰

南旺分水枢纽是整个大运河上最具科技含量的工程之一,其科学性和技巧性可与中国古代的灵渠和都江堰水利工程相媲美,康熙皇帝褒奖说:“朕屡次南巡经过汶上县分水口,观遏分流处,深服白英相度全之妙。”

南旺枢纽遗址区(图片由汶上县委宣传部提供)

白英老人对于当地水文调节的理解,成就了南旺枢纽,也证明了古代中国人对于当地地形地貌的认知。而在南旺枢纽的博物馆里,则展出了一块实木的隔板。据汶上县文物保护中心刘健康副研究馆员介绍,在大运河上有很多水闸,每次行船需要拉动闸板,如果将闸板做成整块的,很有可能因为过于沉重而无法拉动,但如果将这些闸板做成20根排列在一起,在每次放闸时只拉动2-3根闸板,能够最大可能地节约人力以及水资源。

作为一名在大运河边土生土长,也在当地工作了30多年的文物工作者,刘健康向我们回忆起了南旺枢纽在治理前的一些情况,:“上世纪七八十年代,这里还有很多民居,整个环境比较杂乱。考古发掘之前,考古队员曾经运用遥感分析、雷达探测等空间信息技术,与地面访查相结合,对南旺段运河河道进行调查,最终发现了运河的河道。”

在整个遗址之内,不仅存在运河的古河道、堤岸,还针对分水龙王庙古建筑群、白公祠、潘公祠、白大王庙等遗址进行了发掘,清理出了“宋尚书祠堂记”、明万历十六年“圣旨碑”、“汶邑南旺镇分水龙王庙记”等20余块明清碑刻。

2011年,山东京杭大运河七级码头、土桥闸与南旺分水枢纽遗址获得了“考古十大新发现”的称号,2014年又作为大运河遗产点登上了世界遗产名录。

南旺枢纽遗址区(图片由汶上县委宣传部提供)

关键词:

推荐阅读

猜你喜欢

x 广告

Copyright   2015-2022 大众中介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 豫ICP备20014643号-14   联系邮箱: 905 14 41 07@qq.com